赛事新闻
巨头加速布局VR产业,今年将突破千万量级?
2021-06-02

在5月下旬,沉寂已久的VR/AR产业不断传出重磅消息:在5月16日的2021年腾讯游戏年度发布会上,以VR、AR、AI为技术基础的虚拟数字世界“Metaverse元宇宙”成为关注焦点;5月17日华为和中手游达成游戏业务战略合作,将基于华为云共同探索VR游戏;据彭博社报道,苹果将在6月的开发者大会上发布首款VR眼镜。国内外各大巨头都在加速布局虚拟现实产业。

在A股市场,受到各种消息刺激的虚拟现实板块表现十分活跃,在5月19日迎来了小高潮,相关概念股天威视讯2连板,佳创视讯、易尚展示、国光电器、中信国安涨停,欣旺达、歌尔股份、歌华有线、丝路视觉等股大幅拉升。截至5月24日,虚拟现实板块5月涨幅达到4.42%,远超上证指数的1.46%。

5月25日,名为“头号世界”的VR/AR产业高峰论坛将在上海举办,产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将成为论坛焦点。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重要成员,VR/AR产品有望成为继智能手环、耳戴式产品后的新“爆款”。在智能手机创新空间不断缩小、市场接近饱和的情况下,VR/AR产业能否为消费电子行业注入新的动力,成为新的持续增长点?

1.出货量有望突破千万

成本压缩,高性价比。由于VR 设备和智能手机的供应链几乎都是共用的, 可以充分利用手机元件的边际效应,在核心的芯片和显示屏上压缩成本。VR屏幕在硬件成本的占比已经从五年前的50%下降到 20%。以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为例,Facebook的VR 产品 Oculus Quest2的零售价为299美元,是主流VR产品中的第二低价,但在处理器、分辨率等性能方面处于领先低位。

高性价比带动行业出货量。根据Quest 2的测算数据,自去年10月发布后的六个月内,Quest 2的出货量已经达到500万台。此外,游戏平台Steam的VR月活跃用户 较2020年初已实现翻倍增长,新增用户达到170万,VR 游戏时间比去年增加了30%。在高性价比产品的带动下,2021 年全球 VR 主流产品出货量将出现拐点式上行,有望突破千万量级门槛。在 Facebook的示范效应下,预计索尼、苹果等科技巨头的新款VR/AR设备也将加速面世,市场成长空间有望进一步突破,根据 IDC 数据,预计到2025 年,VR 产品的出货量将达2960 万台。

VR/AR出货量预测 来源:浙商证券

2. 技术升级,体验提升

出货量高增长的背后,还有技术的持续升级。首先是佩戴VR/AR产品的晕眩问题,目前市场上主流 VR 眼镜的刷新率已经达到90Hz,个别型号能达到 120Hz,而显示屏的主流分辨率已经达到4K,加上5G网络的高速率、大容量、低延时,产品体验有了大幅提升。

处理器性能显著提升。高通为VR/AR等设备专门打造的骁龙XR2处理器,不仅成本更低,其 CPU和 GPU性能较前一代实现了翻倍,为 VR 设备增强了多个关键性能,包括:支持目前最高的显示分辨率,像素提升 50%;与前代平台相比,骁龙 XR2 平台的 AI 处理能力提升高达 11 倍,在进行多任务处理的同时,还能支持更多感知算法,为终端用户带来更具沉浸感的体验;集成计算机视觉专用处理器——视觉分析引擎(EVA),该处理器能够分担一些用于追踪的关键 VR 负载,从而实现低时延并降低整体功耗。

3. 多行业加速普及

在 B 端,VR 产品正在快速被采用和普及,VR 结合行业应用有效解决了部分行业的痛点,证明VR也是刚需。目前,VR 已经在零售、家居、房地产、文旅、安防、教育、医疗等行业广泛应用,未来随着 VR 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以及丰富的数据累积,VR 将充分与行业结合,带动行业变革,催生出更多商业模式,并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。

AR 的应用场景更广,但壁垒更高。以手机镜头为例:光波导技术逐渐成熟,苹果已率先在高端手机上配置 LIDAR 镜头,为 AR 时代铺路。 目前主流的图像源器件技术是硅基液晶(LCoS),micro-LED 的技术突破 值得期待,成像系统叠加主流技术是光波导技术,其中衍射光波导技术相 对成熟且能实现二维扩瞳,目前各大手机厂商和互联网巨头都在抢先布局 VR/AR 市场。

VR产业链 来源:天风证券

行业赋能,展现飞轮效应

天风证券认为,虚拟现实行业20年全球市场规模约为900亿元人民币,预计2020-2024年均增长率约为54%。随硬件规模上量,普及人群将进一步提升,内容应用端丰富, 有助于提升行业用户粘性及市场开发工作良性发展。算法、数据不断提升VR的内容产出,VR技术将与场景紧密关联,场景的规模化应用,将成为整个 VR产业发展的基石。随着VR产业链的逐步完善,VR对行业的赋能会展现出强大的飞轮效应。初期将落实于以游戏为代表的娱乐板块,长期随进度成熟将应用于不限于AEC(建筑、工程、施工)、制造、电信、基础设施和汽车的多元化产业。

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


返回列表

010-53603326